跟團旅遊每天大魚大肉的吃得難過, 換頓素餐很好,


這是與少林寺遙遙相望的永泰寺, 素齋館建於寺旁,


和其他高堂大廟相較, 永泰寺小小一間, 饒是如此也夠讓人嚇一跳了,


因為它建於北魏 (公元521年), 原名為明練寺,


為紀念唐永泰公主(孝明帝之妹)入寺為尼, 於神龍二年(西元706年)始改現名.


 


   


這頓素餐有....肉燥. 香腸. 五花肉刈包. 海蔘. 魚翅羹....  


明明是素食, 偏偏「葷意十足」, 以法律名詞來講就是雖無犯行, 已有犯意, 會被佛打屁股吧?




唯一欣賞的是野菜. 自製饅頭和豆漿 (豆漿微有焦味, 但比永和豆漿的焦味略淡)




    


餐畢上遊覽車前, 赫見賣紀念品的「開喜婆婆」


入夜後氣溫偏低, 約十度左右, 山有微雨,


售票口旁有禦寒大衣出租(10元), 這大衣大到可以當棉被了, 重得像揹個胖小孩在身上...


 




晚上這露天劇場真是烏漆媽黑的,


緩緩有音符流動, 主題投射在右方(人造)大石壁上, 開始了...


整齣戲碼分為五個樂章: 《水樂》《木樂》《風樂》《光樂》《石樂》


原以為是《印象‧劉三姐》(註1) 系列, 其實不是, 但又算是, 怎麼說呢?


它不是由「印象鐵三角」(張藝謀. 王潮歌. 樊躍) 編導,


卻是由《印象‧劉三姐》策劃人梅帥元擔任總製作與編導,


並由譚盾出任藝術總監 (2001年因李安「臥虎藏龍」得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的那位) ,


黃豆豆 (註2) 任舞蹈設計. 易中天任顧問


 



第一樂章: 《水樂》溪山坐禪, 踏水行歌


燈光先投射在老僧身上, 偌大場景共有五位老僧分坐五處 (未必是老僧, 也許是中年僧, 但看不清楚)


此時有涓滴水聲, 聽來像身處鐘乳岩洞內, 有水自上方滴下的那種迴響....


燈光打出, 一名素衣少女在右方僧人上方出現,


她在做什麼?  不像洗衣也不似洗臉, 比較像在玩水, 也許是某種禪律吧,


只見她雙手自盛滿清水的木盆內上下輪轉, 初時慢, 後略快, 一種舞蹈的手勢,


真有水花自雙手飛濺 (濺到下方老僧的頭頂時該會涼涼的吧 )  水聲便是由此傳出...


 



第二樂章: 《木樂》木魚梵唱, 風幡心動


之後燈光幻化百轉, 山林樹石, 林後塔寺逐一浮現...


中央有木橋, 木橋後方一眾僧人輕啟梵唱...


劇情自此出現轉折,


至少二十五名紅衣綠兜的浣衣女子打橋上經過, 每人都拎著一個木盆, 橋上不免一番歌舞...


這群姑娘快樂無憂戲鬧著, 還把纖足放在橋欄上... 和尚哪裏見過二十多雙素白裸足啊?


立刻打亂了唸佛的節奏...


 



這八十位僧人(中右站立著白衣者)的動作很有趣, 全身不動如山, 但頭頸或上下或轉圈隨著音韻搖擺....


此時十數隻大羊小羊魚貫出場,  一名頭戴紅巾, 身著白背心的牧羊女現身了,


她哼唱著山歌在橋旁滴溜溜的轉呀轉著.... 上方做著禪定功課的年輕僧人一個個呀...


像保齡球瓶般「框!」的一聲給擊倒啦...


(是我的想像啦, 八十僧眾沒有攤在地上, 也沒有亂成一團, 但已無心唸佛...應是這個意思沒錯,


 我們常用「心動」表示美好, 但在佛家言, 心動可是大大不妙 )


 



此時就出現了上面這句由女聲唱出的禪偈...


 



第三樂章: 《風樂》山嶽風濤, 武僧禪打


場景轉換,


習武的孩子正上課時, 有群小朋友從民間來找他們玩 (小武僧也「心動」了, 開始不專心...)


 



大師兄(中上站立合十者) 嚴格監督操課, 這群小武僧開始各展把式,


前方有兩位三角倒立的小朋友可厲害啦, 他們(全體)維持這個姿勢至少有一分鐘不動...


 



若問我禪是什麼?


目前我的領會是:「懂就是不懂, 不懂就是懂, 最好連懂不懂都不要了」這樣懂嗎? 還是不懂?


好吧, 那這樣試試看 →   加上  加上  加上   再加上  就差不多了


還不行? 嗯.... 


「一切講緣法, 因緣俱足時自然水到渠成, 


    否則瓜果未熟, 強摘只是徒勞, 甚且自害成這樣→  , 施主當戒之. 當慎之」


 



只要和少林寺有關, 再好看的戲若沒練武把式就缺了味, 梅帥元當然懂得這個大關節,


只見七十四位武僧一字排開, 人人手持少林棍, 右手正握於下, 左手反握於上, 棍首朝天,


擺出伏魔杖法第一式「朝天一柱香」!


 



棍陣確是非同小可 ! 


「鋪. 偷. 退. 推. 攪. 扯. 紮」七字訣一經施展, 七十四名武僧動作起來竟如一人使棍,


但見滿天杖影翻飛, 空中隱有風雷之聲, 我不禁氣為之塞....


 



接著另七十二名武僧使出一十八手少林羅漢拳,


但聞吐氣開聲, 拳風虎虎, 閃騰挪移間, 七十二人滿場遊走, 以快打快, 衣袂帶風, 看來竟似百人發功


(上層寺塔處, 另有四十餘名紅衣僧眾手執黃旗助威)


 



第四樂章:《光樂》塔林四季, 鼓聲縱橫


倏地, 十數盞強力聚光燈同時熄沒, 現場一片暗黑, 伸手不見五指,


耳畔風生水起, 數十...不, 數百人奔入, 人人手執燈籠, 舞出一道移動長城,


如遊龍矢矯. 靈猿飛騰...  (圖中彎起處便是木橋所在, 也就是早先浣衣女戲玩處) ,


此時, 最讓我驚奇的景象出現啦!


 



一輪滿月自左側山後緩緩升起, 清輝遍地, 這才理解何以古人稱滿月為「金輪」.「玉盤」,


本音樂劇地處少室山待仙谷, 佔地600畝, 全視角180度, 可納3000蒲團(觀眾席),


佈景的寺宇. 木橋等我都覺得還好, 但這顆金輪啊... 實在讓我驚歎連連


 



可惜今晚天上無月, 否則「雙月映長空」豈不快意哉?


(左下方亮白處是可昇降的梅花椿, 其上的武僧正在站椿練功)


 



玉盤幻成殘月, 光影極盡變化之能事, 四季輪替, 風月沁人


 


 



月華隱. 暗枭出. 梵唱止, 天地間一片肅殺....


忽聞東北角隱有兵刃破風聲, 天際出現三對纏鬥的武林高手,


莫非東邪. 西毒. 南帝. 北丐. 老頑童和裘千仞現身少林?


 



場景再換, 遠端三十面大鼓齊鳴, 擊者手舞長絹, 鼓音絹色八方縱橫, 聞者莫不動容...


 



第五樂章:《石樂》嵩山石樂, 禪頌圓滿


左方山壁亮起類似千佛洞佈景, 現場國樂悠揚, 進入梵唱...


我於此時離席, 因此不知有否謝幕禮式?


 



音樂大典本身音響. 燈光. 佈景等設施便秏資一億人民幣, 光山區七彩聚光燈便近逾千盞,


整個園區 (含觀眾席) 總投資額逹3.5億人民幣,


據說國際奧委會主席雅克‧羅格讚譽禪宗少林音樂大典「能得奧運金牌」,


我想他去看太陽馬戲團時大概也會這樣說.


 



總統票: 980元       貴賓票: 428元      


A票: 248元 (A票? 聽起來怪怪的)       B票: 198元         C票: 168元


預約享八折優惠 (當時人民幣與台幣的匯率為 1: 4. 8)


 


後記一:


其實這次演出讓我印象最深的「演員」是老僧,


無論浣衣女. 牧羊女. 武僧甚至木魚, 這五位老僧從開場至結朿超過一小時只維持一個姿勢: 打坐


似乎一切和他們無關, 真是「諸法空相, 不增不滅」


後記二:


在此之前, 體驗現場藝文表演只有兩次經驗,  一是火熖之舞(高雄文化中心), 一是民歌(台南文化中心)


心得是: 寧可不看, 千萬不要買最便宜的陽春票


「火熖之舞」糟糕之極, 怎會買到喇叭旁? (應該是怎會有這種座位?) 散場後耳膜可能退化十年


「民歌」那場音效OK, 但沒料到是最後一場, 最後一場又如何?


             每位民歌手竟輕鬆得像在自家客廳, 似乎忘了這是售票演出...


這場音樂大典也不遑多讓, 團購票座位是C區, 由於走道方便又不用擠來擠去, 就選走道邊坐下,


這下可好, 除了又在喇叭前外, 開演的頭十幾分鐘真是精彩紛呈, 戲劇性不輸台上演出:


「喂...」(有人把頭伸到我臉前, 小驚!)


「?!」


「你不是...?」(現場暗到不行, 他把臉幾乎貼上我的鼻子了...)


「哦, 我認錯人了」( 還一共發生三次, 是怎樣? 早知道就戴上吸血鬼的面罩 )


接著就一連串的服務員帶遲到者入座, 這個說位置不好, 那個說找不到團員,


服務員 LED 手電筒在眼前射來射去....真要氣炸啦


 


註1: 《印象劉三姐 》     2003年10月首演 (廣西桂林)


         《印象麗江》       2006年 7 月首演 (雲南玉龍雪山, 茶馬古道)


         《印象西湖 》      2007年首演


         《印象海南島 》   2009年首演


         《印象大紅袍 》   2010年首演 ( 以陸羽茶經開場,


                                                        大紅袍是福建武夷山神茶, 據說沖泡九次仍得原味)


         《禪宗少林音樂大典》   2006年10月首演


註2: 黃豆豆? 台灣大概知者甚少, 但他在中國可是大大有名, 上網一查, 竟然跑出《黃豆豆花》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莎士比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