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是一把鑰匙, 問對了, 就能開啟一扇門.
有一天我問客人:「老師, 你喜歡喝咖啡嗎?」
老師是麵館的常客, 他是香草達人,
「喜歡啊.」
「屏東巿有沒有你覺得不錯的咖啡館?」
老師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有, 就是我的咖啡館!」
接著他拿出一張名片, 原來老師的咖啡館叫“香夢園”,
「勝義巷?」
「喔, 就是青島街隔壁的巷子.」老師說.
與中山路交接的青島街一帶原是空軍/陸軍眷村, 聽說有71棟官舍被保存下來,
不少文青和有想法的人就向縣政府文化處承租這些日式官舍經營咖啡館. 茶鋪或餐廳,
不禁聯想到台南的神農街.
一周後, 香夢園從名片裏跳到眼前,
有那麼一下子我跌進了小時候,
我是在眷村長大的, 這裏有太熟悉的氣味...
進了玄關, 櫃上有支「愛生醫院」的電話和台北巿羅斯福路四段的門牌,
原來老師的父親是愛生醫院的院長,
很多醫院當時的東西就在香夢園繼續他們的故事,
例如櫃上亮亮的燈箱原本是放X光片用的,
還有候診病人的長椅. 診查室銘牌.
電風扇. 洗手枱.
點滴架成了花器,
我裏外繞了一圈,
發現除了醫院用品外, 香夢園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 就是日本文物,
原來師母是日本籍, 老師留學日本時, 兩人在圖書館相遇了,
兩人眼神交會的那一霎間, 老師一個閃神, 手上借的書掉下來砸到師母的腳...
沒有啦, 第二行我亂講的, 哈哈...
青島街的官舍幾乎每棟的隔局都不同, 在文青的創意下, 當然各有面貌,
但老師說, “香夢園”幾乎維持官舍原貌, 天花板. 地板都沒改動,
喔, 愛死這些老插座和老門鎖...
香夢園有大包廂(左)和小包廂,
但我最愛他們家的客廳,
莎嫂正打電話給S, 說一定要帶她來,
由於香夢園下午二點開始營業, 我們沒有點餐 (先吃過了),
右邊這隻自動筆有趣極了, 按下去時海豚的嘴會張開咧~
香夢園的服務員是位很甜的小姐, 她是老師的學生, 畢業後留下來幫忙店務,
她非常適合這份工作, 因為她非常有活力, 而且她的笑太迷人了,
承蒙人家小姐願意, 我拍下了她的小梨窩, 很可愛對嗎?
大約一週後, 我再次到香夢園, 這回香夢園有了新菜色: 和洋咖哩烏龍麵,
本來我是不愛烏龍麵的, 因為我覺得咬圓體麵特別累,
但這烏龍麵是師母按日本的傳統做法再加入老師的香草烹調的, 我很願意一試,
梨窩小姐推薦牛肉口味 (另外還有海鮮和... 瓦啊, 我忘了),
結果大出意外, 麵體口感紮實, 湯頭濃郁, 牛肉滑嫩帶勁,
而且副菜中的千層蛋讓我捨不得一口吃完,
更別說有我最愛的四季豆丁了, 這180元太值了! 大推~
還有這甜點我非說不可,
我不常吃西點, 也是頭一次吃這個叫司康的小餅(雙梅/原味),
附上的抺醬前方是鮮奶油, 後面是檸檬蛋黃醬, 莎嫂大推檸檬蛋黃醬,
我嚐了一口, 嗯... 有點像下雨天收到情書的滋味~
最後吃它個盤底朝天.
師母身上自然散發出日本女子獨有的嫺淑和教養,
我也自然散發台灣歐Z桑土里土氣的呆樣...
老師是香草達人, 香夢園當然植栽了許多香草,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澳洲茶樹,
摘下一小撮在手裏搓揉, 那芬芳立時勾上你, 至少有兩秒你會以為自己離開了地球...
很舒服的一個下午,
舒服到覺得自己像貓一樣開始發懶~
【香夢園】
屏東巿勝義巷4號
08-7333404
(每週一公休)
週二~五 下午2:00~晚上9:00
週六~日 上午11:00~晚上9:00
後記:
每個人的際遇不同, 房子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