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迷山徑日影退 花木榮枯歲月催
若問清心何所以 雲深樵隱犬相隨
「寄情」是不在現場的表示語, 也就是「目前不能, 但希望能」的意思,
詩首起句「霧迷」是「迷霧」的倒裝句, 以此表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
「日影退」是傍晚時光, 就像人生已步入晚年;
「歲月催」原本是「歲月推」, 推和催都是動詞,
但年過半百後, 對歲月的敏感度特別強烈, 「催」比「推」更有急迫感!
「若問清心何所以」是本詩的一個轉折,
在前兩句的烘托下, 心情應該是感歎的. 無奈的, 又怎麼可能「清心」呢?
原來詩中人物著眼於當下的幸福和滿足,
這當下的幸福和滿足是什麼呢?
「雲」「樵」和「 犬」,
既然是寄情,
「雲. 樵. 犬」自然就是現實生活中身邊還算美好的事物,
過著自己選擇的生活, 不浪費心力在無法改變的事物上,
因為這「雲」「樵」和「 犬」,
原本觸景傷情的「迷霧」「日影」和「花木榮枯」都成了人生的妝點.
照片: 阿里山鐵道
→ 五十有感之一
→ 五十有感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