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久違的台東, 空氣中依舊飄著一份隨興, 讓我不自覺懶洋洋的, 像陳昇的歌


不明白為什麼要把台東稱為後山, 太陽明明是從東部上來的, 後山應該是西部才對,


因時間還早, 晤見友人之前, 打算先逛一下《台東故事館》,


車轉進鐵花路(鐵道藝術村), 


嘿, 誤打誤撞, 竟讓我撞上了南島文化節...




《南島文化節》共分三大主軸:《音樂之舟》《風情之舟》《木雕之舟》


《木雕之舟》以《國際漂流木木雕創作營》為主題,


一入營區便聞到怡人的檜木香氣 ~


       

      


當天看到的有紐西蘭. 東加. 新幾內亞(喔, 其實我不確定, 可能是巴布亞幾內亞或


別的) 和其他南島原住民的國家, 藝術家各自挑選漂流木後就自由創作了;


我打算刻一隻沉睡的台灣黑熊, 不是冬眠, 只是睡著了, 一隻蝸牛經過牠濕濕的


鼻子... 可惜他們沒邀請我 , 嗯, 該先把皮膚曬黑一點的,


 


人和人是很有意思的, 我們瘋英語, 外國瘋中文, 似乎沒語言就不能溝通,


但看看這些原住民, 我只聽到工具敲擊木頭的聲響, 這也是一種語言.


 


鐵花路的另一頭 (鐵花路和博愛路口), 便能看見「台東故事館」,



既然台東已經有座「史前文化博物館」了, 很好奇這裏會是什麼樣的故事館呢?


 



建築本體是有故事性沒錯, 前身是約有50年歷史的台東地政事務所,


 



但發現它其實就是誠品書局時還是嚇了一跳 (隔壁是星巴克),


誠品沒什麼不好, 只是「台東故事館」?  像你打開巧克力盒, 卻發現裏面是一本書,


 



原來這是台東縣政府文化局和誠品書局共同經營的藝文空間,


也就是公辦民營, 噢, 那還可以接受, 


例如開放鐵路局倉庫或老眷村讓民間業者經營, 總比當蚊子館好,


「台東故事館」于2007年9月28日開幕, 10月6日還邀請陳昇在廣場演唱呢,


 


書局一樓往二樓的樓梯間壁板有「史前文化博物館」展期介紹,


本檔期是介紹排灣族文化...



話說「大武山」和「特馬巴拉巴萊山」一直為誰比較高爭鬧不休,


結果還是大武山想到方法解決了這個困擾,


你知道他想到什麼方法嗎?


提示一.  耍詐


提示二.  看下圖吧



 


蝦蜜? 排灣族的陶壼竟然還分公的和母的? 這就有意思啦 ~



上圖最下面提到琉璃珠,


我看無論神話或傳說都是敵不過商業的,


原民曾對琉璃珠何等重視, 如今呢?  沒有價值問題, 只有價錢問題


 



你知道台灣有幾族原住民嗎?


別再九族文化村啦


上圖最左起順時針: 賽德克族.  噶瑪蘭族. 撒奇萊雅族. 雅美族(達悟族).


                                阿美族. 魯凱族. 排灣族. 卑南族. 布農族. 鄒族. 邵族.


                                太魯閣族. 賽夏族. 泰雅族, 共14族.


其中人數最多的是阿美族, 其次是泰雅族. 排灣族第三, 最少的是邵族,


 



「刺福球」至今仍為排灣族慶典中的重要儀式...


 




誠品二樓有一個藝文空間, 在上樓後的左手邊, 展出台東本地的藝文人士作品,


這天展出的是寶桑國中張原鳴老師的《話牛. 畫牛》,


有素描. 水彩. 油畫和水墨約二十多件, 主題以水牛居多, 我很喜歡 , 可惜沒有畫冊,


 


離開誠品, 馬路對面有家「雅植歐洲香草園」,


她不招搖, 像靜靜的坐在草坪上看書的女孩, 綁著兩道小辮子,


帶著一份好奇, 我想過去認識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莎士比豬 的頭像
    莎士比豬

    莎士比豬的部落格

    莎士比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