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就在國小旁, 住在國小旁的好處(或壞處)是每天不能睡到自然醒,
也許孟母喜歡, 但我實在覺得住國小旁邊有點吵就是,
我不想寫國小, 溪南國小是個例外.
「我們就在溪南國小旁邊, 很好找.」
「滿星蝶民宿」的老王這麼說, 我們卻找不到,
奇怪, 國小那麼大的目標怎麼會找不到?
如果你和我一樣, 以為國小大門都是長在路邊的, 那肯定找不到.
因為路邊是座小橋 (看得到國小在哪我輸你).
小橋旁是片草坪, 有成排的五葉松,
對了, 要問我埔里有什麼特色, 我會說到處都是五葉松, 奇了.
橋上有尊奇怪的雕像, 因居民抗議晚上會嚇到人(我看白天也嚇人), 不久就會拆除...
接著是二段式階梯, 先42級, 有個小平台, 然後再22級,
最後才看到一個半圓型的拱門, 這才是溪南國小的正門.
每天上學就像少林寺先練腿功, 溪南國小的孩子們一定很健壯.
(網路圖片)
「小朋友衝啊! 快遲到了~」
自從 首爾晨跑 後, 我發現晨跑是旅遊的新樂趣,
既然溪南國小就在「滿星蝶民宿」旁邊, 不去跑一下就太對不起孔子了,
(小編:認識莎子的人都不會問這和孔子有什麼關係, 他小時候被豬親過後就有點那個)
我喜歡孔子, 因為他老人家是個有趣的人,
你知道麻將的祖師爺是誰嗎?
(網路圖片)
就是孔子, 你看孔子的手老是在搓東西, 你以為他在搓什麼?
沒錯, 他在搓麻將 (尤其右邊那張圖, 根本就是自摸暗爽的表情)
你看【論語】學而第一,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
為什麼有朋自遠方來, 孔子那麼高興呢?
因為三缺一.
學而篇最後一句又說:「不患人之不己知, 患不知人也.」
意思是說「不怕別人打牌不找我, 我擔心的是不知道別人拿什麼牌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台立場)
看孔子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國小,
但今天這一跑我有個重大發現, 溪南國小沒有孔子!
這個鐘樓我特別喜歡, 它不只是上面有座時鐘而已,
鐘樓的外表是歐式的, 裏頭卻有中式的報時器, 這種撞鐘在廟宇較常見到,
雖然沒有孔子, 但「有教無類」還是有的.
溪南國小在 921大地震時全垮, 眼前的校區是後來重建的.
我就在這操場上晨跑, 這種跑道打赤腳很舒服,
運動有兩個痛快,
一個是流汗,
(網路圖片)
另一個是沖冷水澡~
溪南國小的畢業旅行是登合歡山,
這比去遊樂園好太多, 這種畢業旅行我給100分, 肯定小朋友一輩子都會記得.
這時是上午7:45, 我想民宿主人快準備好早餐了, 就打算回民宿,
離開前, 有個小朋友抬出一個大鼓來...
跑完步後沖冷水澡都會有種脫殼(新生)的感覺,
早餐時特地問老王怎麼會想學古琴, 太冷門了,
他說有次去逛賣場, 聽到一種琴音讓他完全忘我, 都忘了要買什麼就回家了 (這句我亂講的),
聊著聊著,
咚~ 咚~ 咚~
「怎麼會有鼓聲?」我問,
「喔, 溪南國小的太鼓隊是全國有名的喔~」
蛤? 國小有太鼓隊?
對, 剛才有個小朋友拿了一個大鼓出來,
嗯, 有意思, 瞧瞧去!
(這時是十點了)
莎嫂是過動兒, 只要她看到有什麼好玩的, 都要「有為者亦若是」一下,
今天練習的是國小低年級組, 我印象深刻的是下面三張,
因為小朋友的動作並不是由老師的口令帶出的,
聽到第一聲鼓, 小朋友們自動就位!
第二聲鼓:「敬禮!」
第三聲鼓:「回身立正!」
當一群小孩子在一起時,
我唯一能想到的畫面是老師聲嘶力竭的喊:「安靜, 不要講話! 王小明, 你再給我講話試試看!」
但眼前這群小朋友們, 一聽到老師擊鼓就只有一個動作, 沒有人嘰哩呱啦的,
我太佩服了.
沒想到, 更感動的還在後面,
趁休息時間, 我們和老師聊了一下,
原來老師姓簡, 名麗莎, 是南投縣太鼓界赫赫有名的人物,
問她是怎麼開始太鼓教學的?
「這要由921談起,」她說,
「那場地震重創了南投, 人心久久都振作不起來, 我就想我能做些什麼?
我想到了太鼓! 鼓聲最能讓人奮起讓人振作!」
後來又得知原來不只溪南國小, 南投縣的學校或社團的太鼓大都是簡老師帶的,
我就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溪南國小的太鼓隊常得獎, 其他學校不也是老師帶的嗎?」
簡老師表示較大的學校注重升學, 孩子們要補習, 有空才學太鼓,
但溪南國小不一樣, 這些孩子真的愛太鼓,
咚~ 咚~ 咚
談話間突然傳來振耳的鼓聲,
原來有小朋友把握休息時間練習起來了,
我以為可能有比賽, 這些小朋友才那麼拼,
結果只不過是暑假的例行練習而已.
我向老師請教太鼓的種類, 老師說基本上就場上的這四種:
1. 最扁的是平鼓 (中音)
2. 最大的是大鼓 (低音)
3. 二位小女生趁休息時練習的叫宮鼓 (中低音?)
4. 莎嫂和簡老師合照時背面那用線穿叉而成的叫締鼓 (高音)
(鼓有雙面, 雙面都能打擊; 太鼓強調團隊, 沒有男主角或女主角)
老師說若我有興趣隔天可以再來, 因為會有高年級的練習.
我對這種人文的東西特別感興趣,
所以隔天一早我仍先到學校晨跑, 用過民宿主人親手烤的麵包後, 哈, 聽到鼓聲了,
今天的鼓聲和昨天的明顯不同,
昨天的比較短促, 一小節一小節的打擊, 或許和低年級的體力有關,
今天的聽來就完整多了...
我到場時, 正好碰上老師教他們花式打擊,
其實挖馬m栽 (我也不知道)這是不是花式, 我亂講的,
你又亂講, 可惡! (網路圖片)
歹林玩甕(大人冤枉), 應該是花式沒錯吧,
一個人要打雙邊鼓,
這有點複雜, 除了雙手交叉打擊容易左手撞右手外,
也要注意自己的鼓槌別咬到隔壁鼓手打過來的鼓槌.
老師:「注意, 無論打左邊還是右邊, 上身一定要正, 用馬步變換來調整擊鼓的方向...」
默默觀察了兩天,
我跟麗莎老師說這群孩子有她教真是有福,
麗莎老師笑說, 能教這群小朋友她也很有福.
離開學校時, 小朋友們還繼續練習,
921大地震已是15年前的事了, 當年這群孩子都還未出生,
我不確定921對他們有什麼意義,
至少他們在這個暑假一早就到學校打太鼓, 而不是掛在網上或賴床,
和常說暑假好無聊的學生相比, 這群孩子確實是振奮多了.
後記:
之前我從沒聽過太鼓, 雖然只是小學生的練習, 卻是夠深刻的了,
但溪南國小還有個東西引起我的興趣,
奇美博物館的阿波羅噴泉 完全仿照羅浮宮的尺寸我並不意外,
讓我意外的是溪南國小的溜滑梯!
溪南國小的溜滑梯是大象(上圖), 這有什麼好意外的?
為了確定此事, 我特地把這篇延後發表, 為了去拍一張照片證實我的印象沒錯,
哈, 你知道為什麼要說“印象”嗎?
為什麼不是“印馬”. “印牛”或 “印鹿”呢?
請看下面這張照片,
這是屏東內埔僑智國小的溜滑梯,
簡直一模一樣, 怎麼這麼嘟鶴 (剛好) 啊?
難怪要說“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