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三年前, 妻阡插了一枝埔薑仔於小盆中,
三個月後移株中盆, 半年後再移株大瓷盆,
後來竟鬱鬱蒼蒼, 發然成叢,
年前硬把瓷盆撐破, 根鬚四竄, 生命力頑強之極,
遂整盆移於店旁角落, 期作庭蔭, 每月修剪一番倒也自得其樂,
( 此回修剪一時找不到帽笠可遮陽, 妻慨然借花帽於我, 實感激涕零...)
埔薑仔,學名叫黃荊,
夏季農人常砍下枝葉和稻草捆綁在一起, 點來驅蚊,
黃荊屬馬鞭草科半落葉性小灌木,掌狀對生複葉,葉分五枚,
全株異芳,花期全年,小花呈淡紫色,
小型合瓣淡紫花,優雅清芬羞答答...
小姑娘似的玲瓏可人,為蜜蜂的蜜源植物,
性喜乾燥高溫日照充足的地區,本島西南部及恒春半島最多,
果實便是中藥「牡荊子」,煎服可治感冒.頭痛和神經痛,
全株皆可入藥, 根葉洗淨曬乾泡茶可怯風寒.
近日霪雨綿長,埔薑仔更是放肆的就地稱王,
這天難得雨歇,營業前立時動手修剪,
埔薑仔很敏感,輕輕觸碰便異香狂放,何況讓我這番左播右揚?
客人紛紛聞香下馬,竟比老實麵還略勝三分...
兩位高雄來的客人餐後特地在埔薑仔下拍照留念, 不時讚歎:「好奇特的香氣啊..」
埔薑蔭下坐, 花香滿袖招,
只見埔薑仔枝葉婆娑, 暗香流動, 似也懂得擺姿伴隨美女入鏡,
“卡恰”一響, 快門輕唱, 留下了這幀美好的回憶.
《埔薑仔的用途》 資料來源: 游永福先生(田野調查員)
埔薑仔, 馬鞭草科(Verbenaceae), 在西方國家, 因歐洲宗教人士流傳埔薑仔具有「抑制情慾」的功能,
因此埔薑仔有「聖潔樹」(Chaste tree). 賢哲樹. 修士的胡椒樹等名稱,
醫界雖存疑, 但在研究過程卻發現, 與黑胡椒同樣有微辣. 微香和微苦. 所以被用為調味料的聖潔樹乾果子,
因含有1%黃酮類化合物(花朵含1.5%. 葉子含2.7%), 能平衡雌激素的濃度, 提煉後成了重要的婦科用藥.
在中原文化裡, 埔薑仔名為「黃荊」(Vitex), 有堅韌不易斷折與芳香的特性,
廉頗「負荊」向藺相如「請罪」便是著名的例子;「拙荊」與「荊釵」則有謙恭的意涵.
在台灣, 埔薑仔的枝葉可製作不驚茶(客家話稱埔薑仔為“不驚仔”). 天然蚊香. 香包, 也可催熟水果.
稱為「埔薑仔筍」的埔薑仔枝條, 除了綁製掃梳. 製作刀柄. 削製陀螺. 編製畚箕. 燒製木炭. 染黑牙齒、以莖皮造紙外,
若將埔薑仔燒成灰, 因含有潔淨成分「鹼」, 且具獨特芳香, 成了老阿嬤刷洗鍋具與清洗蝸牛肉時天然又上香的環保清潔劑.
台灣早期文獻就有「中暑, 取七葉埔荊心嚼之或縛臍間立愈」的記載, 有趣的是, 我們常用「埔薑仔筍炒肉絲」來教訓不乖的孩子.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