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來看看孔子的境界...
叫「子絕四」,就是他把這四樣毛病杜絕了.
哪四樣呢?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
什麼意思?
毋意是不主觀臆斷...
毋必,就是說一件事未必需要照我的意思走,
毋固就是不固執己見,尊重事情的變化,找它的客觀...
第四最難,毋我 ...
其實... 人生不一定那麼強調唯一性的目標, 但你要有一個清晰的方向...
什麼是目標? 目標就是一個點,就是我從這裏走過去,鼻子尖必需碰到那個點上,這才叫到逹目標.
什麼是方向? 就是我從這兒走過去, 那個目標偏左十度, 偏右十度, 有個夾角,
在這二十度之內, 只要我能觸逹其中任一個點, 都在我的方向之內...
只要我知道我是向北走的, 我不會走到正南. 正東. 正西去, 那麼北偏東十度. 北偏西十度不可以嗎?
人生如果給自己這樣一種寬容的態度, 就會破掉很多盲目的執著.
... ...
有一個哲學家每天都在思考人跟世界之間的關係,
有一次他要做一個主題演講, 他很困擾, 不知道怎麼來把這個關係理順,
他準備演講稿的時候, 小兒子在旁不停地搗蛋,
他煩得不行, 就...把雜誌上的世界地圖撕下來, 撕成很多碎片扔在地上,
跟孩子說, 你把這張圖畫給拼上, 能拼好就姶你獎賞.
他給了孩子膠條, 他想...夠你拼兩個鐘頭的,
結果還沒有半小時,小孩就仱著用膠條拼好的地圖來了...
他一看, 大吃一驚 ... 這個孩子根本沒有地理概念,他就問孩子怎完成的,
孩子笑嘻嬉地把地圖翻過來說:
「這面是一個人的頭, 我想把這個人拼正確了, 世界也就正確了」
哲學家恍然大悟, 馬上定了演講主題: 一個人正確了,他後面的世界也就正確了 #
留言列表